2022年5月16日当天起,上海首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此消息一出,无数轮胎从业者心里点燃了希望的火苗,轮胎行业来活了!
上游复苏
5月初期,多家轮胎企业以“设备检修”为原由按下停产和限产的“开关”,导致轮胎行业开工率一落千丈,几乎是近几年同期的最低点。而随着周日宣布的上海自5月16日起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轮胎厂开工的动力增加了——上游汽车企业的订单正在增加。
多年的汽车产业链深度整合让汽车和其下游零部件分散于长三角各个城市,此次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和顺畅不仅成为了上海头部整车制造商的重要助力,对于轮胎等零件供应商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公开数据显示,上海的“汽车城”嘉定目前已有126家企业正式复工复产。
上汽大众、上汽集团等传统汽车龙头企业和蔚来汽车、小马智行、重塑科技等新能源车汽车都逐步为下游轮胎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生意机会。而好消息还不只产业链的恢复,对于替换市场也有好消息传来。
项目开工
就像此前有轮胎企业曾反馈,2021年房地产项目开工积极性的下降也影响到了轮胎企业的终端市场。虽然工程轮胎的需求额未见明显消退,但是运输车辆的减少则让不少大车胎替换门店的生意出现减少。加之去年下半年“国五国六”替换提升了车队新车饱和度,大车胎终端市场替换需求更是接连下降——2021年6月之后替换市场表现依旧平平。
然而这一颓势很快就会出现逆转。2022年5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2025年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速。这意味着未来三年,随着基建项目增加,车队出勤率将会大大改善,车队利润增多和车轮使用增加将会为轮胎市场带来新一轮的轮胎替换需求增长。
出口增加
出口方面也同样传来好消息,就在近日,欧盟普通法院作出一审裁决——撤销欧委会对华卡客车轮胎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并由欧委会及其支持方承担诉讼费用。此外,如果欧委会不在两个月内提出上诉,起诉的中国轮胎企业所交的双反税将全额退回!
欧洲“双反”的撤销对于中国轮胎企业在欧销售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欧洲市场是中国卡客车轮胎的重要布局之地,因此“双反”的实施成为了中国轮胎企业近几年在欧销售运营的极大阻力。而“双反”的撤销则有助于欧洲市场对中国轮胎的进口上升,为国内轮胎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需求。
利好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2021年6月到2022年4月可谓是中国轮胎企业的至暗时刻,在一轮又一轮的“黑天鹅”和“灰犀牛”的洗礼之下,国内不少轮胎企业已经“奄奄一息”。但是能够撑过这段消极时光的轮胎企业也在5月迎来了自己的转机,停歇已久的机器在五月“检修”后终于迎来了加速转动的时机。这是新的机会,轮胎从业者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