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陆路运输大国,无数的卡车司机承载了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可现如今,货运运输已经岌岌可危,无数的货运人在赔钱与金盆洗手之间来回犹豫。同时货运行业的兴衰也关系到了千千万万卡客车轮胎商户的生意。除了咱们老生常谈的涨价,疫情下替换需求的骤降也使得轮胎人空坐在店里干着急。
开工率不足,未来市场没信心
据数据显示,截止6月初,中国全钢胎样本企业开工率约为46.72%,环比下跌11.14%,同比下跌19.37%。虽然有些地区以正常恢复生产,但是受到疫情管控的影响,下游渠道和零售市场对于轮胎的需求意愿较低,大部分轮胎经销商和门店还在处理库存。另外,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5万辆和2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0%和50.5%。且占据销售大头的是轻型货车,其对于轮胎的更换频率远远小于重型货车,对于替换轮胎的需求更小。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需求提振货车以及全钢轮胎市场,未来全钢轮胎市场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涨价与促销,耗光了轮胎人的心
近期,轮胎市场的涨价潮一浪高过一浪。一边是市场的低迷,一边是轮胎厂家不断地涨价放风。整个渠道及市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在韩国市场:韩泰轮胎、锦湖轮胎和耐克森轮胎这三大韩国轮胎公司都不约而同的宣布涨价,最高上调幅度达到10%。在北美轮胎市场:全球顶级轮胎制造商正在更大幅度地提高价格。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德国马牌等提高价格的幅度也大于往年,最高已达到20%的上调幅度。
回看国内,受到原材料高位的影响,国内轮胎企业更是涨声一片。尤其是对原材料价格非常敏感的全钢轮胎生产企业,例如三元轮胎发布商用车轮胎价格调整通知,自2022年7月1日起,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对商用车轮胎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涨幅预期为3%-6%。虽然现在是6月,但涨价通知早已排到7月,甚至是8月,有的轮胎企业甚至不是在涨价就是在涨价的路上。对于渠道来说,早上是一个价格,可能到了中午就又是另一个价格了。搞得轮胎经销商和门店人心惶惶,同时货运的不景气让终端消费者无法接受涨价,轮胎渠道上的每一个人不得不接受没市场也没利润的现实。
优胜劣汰,除了破产就是拍卖
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疫情、货运、油价、原材料等因素全都制约着轮胎行业的发展。在内部环境越来越内卷,外部需求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自然有些轮胎企业就撑不下去了。尤其是在本来品牌寿命就很短的全钢轮胎市场中,今天这个品牌的轮胎还在大卖,明天就没了。在2022年上半年有些企业就走上了破产拍卖之路,2022年5月26日,全国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这样一则信息,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的公告。这则公告又宣布了一家轮胎企业的结束,中国轮胎企业中又少了一家。申请人申请苏京伦橡胶有限公司破产,并且法院已于2020年7月28日受理,最终确认的无异议债权总额超过1000万,并且现在并没有可供分配财产。这家企业于2022年5月13日宣布破产。
雨过天晴,全钢市场还有希望
虽然大部分轮胎人都不看好现在的轮胎市场,但是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疫情等不利影响终究会过去。而趁着近年来中国轮胎行业的不断洗牌,行业两极分化的趋势明显。以中策橡胶、玲珑轮胎、赛轮轮胎贵州轮胎等国内头部的轮胎企业非但没有收缩市场,而是继续扩产建厂。2022年6月26日赛轮集团发布公告:拟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投资建设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与1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51.81亿元(分五期建设)。其中包括1000 万条全钢高性能子午胎,说明未来中国全钢轮胎的市场还是充满机会的。
原本被杂牌占据的市场在经历洗牌后出现了真空,才得以给这些实力雄厚的轮胎企业以发挥空间。如今,政策层面已经频繁有好消息传出来,经济也在趋于利好,这些轮胎企业未雨绸缪,等暴风雨过去,中国轮胎企业将迎来发展快车道。
虽然轮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疲软,但是对于中国过度饱和的轮胎产能来说是好事。逼迫着轮胎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自己,同时对于品牌、渠道、市场要有更大更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中国轮胎行业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全凭实力说话。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更加净化,尤其是混乱不堪的全钢不三包市场。现在的疫情,市场、货运低迷就像一场大考,考验着每一个轮胎人,注定会有人黯然离场。可能下半年情况会更糟,轮胎市场迎来地狱模式也说不定。
你认为下半年轮胎市场?
A、阴云密布
B、雨过天晴
C、不知道
(原创责任编辑:Ca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