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为某个假洋鬼子车企站台时,某短视频平台著名光头车评人曾放言“好就是贵,贵就是好。XX汽车,好!贵!”
如今,这个假洋鬼子品牌已经宣告破产,甚至造车资质都已经被某手机巨头收归名下,生命力还不如当年low穿地心的“好!贵!”的广告语。但在和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轮胎领域,在不少消费者,甚至不少从业者心中,好和贵确实密切相关。
诚然,“一分钱一分货”的确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轮胎行业也概莫能外。但作为一类差异化较明显商品,但其实很多时候对车主而言,贵未必好,尤其迷信某一品牌就更是不可取了。
但现实是,时至今日,不收车主对轮胎,尤其是外资轮胎仍有迷信,在他们看来,不少外资轮胎的确称得上“好就是贵,贵就是好。”
选轮胎,够用最好
如果要说一辆车上哪个部件对车辆影响最大,轮胎无论如何都应该排在前几位,但要说一辆车上那个主要部件最容易被人忽视,轮胎一样呼声颇高。
在不少人看来,轮胎无非就是车辆最下面和道路接触的橡胶圈罢了,只要不漏不炸,能用就好。至于轮胎品牌,相关指数,完全无关紧要,再进一步,具体到什么花纹,性能取向,更是无足轻重。
就是在这样的风气下,在替换市场,不少车主对轮胎的认知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本着能跑就行的心态,主要从价格取向选择轮胎,另一部分人则落入品牌的窠臼,本能的选大牌,选外资,选更贵那一款。
客观讲,的确有轮胎在大多数性能维度都极其出色,但问题是这样的轮胎往往价格高昂。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对主流的价格在十几二十万,以家用代步为主要使用需求的车辆而言,性能上限不高,即便换上了性能优异的轮胎,也很难发挥这款轮胎的全部实力。
就像普通人穿再好的跑鞋也不可能跑过博尔特一样,与其花大价钱,为自己性能并不出众代步车换装昂贵的轮胎,不如选一款更适合这辆车,更舒适,价格也更合适的轮胎。
从这个角度,不少外资高端轮胎极限性能的确好,但一来多数人用不到,二来,他们的确“好贵”。而在真正面向主流市场的中间档价位中,不少国产轮胎的表现绝对算得上可圈可点,所以,在“好!贵!”的外资轮胎面前,不如考虑下性价比更高的那一款?
轮胎性能,有舍才有得
事实上,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不同的轮胎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化的性能取向。举个例子,轮胎行业素有“魔鬼三角”的说法,即轮胎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提升某一方面就需要牺牲另外两方面。
而在汽车领域,针对用户群体,往往也需要做针对性的取舍,对以城市以主要使用场景,经常在铺装路面行驶车辆来说,舒适性自然尤其重要;对偏运动,致力于为驾驶者提供操控乐趣的车辆来说,轮胎的抓地能力就格外重要。但对轮胎企业而言,最好的肌肉秀场无疑是并不以销量见长的性能轮胎领域。
毕竟一方面,这样的轮胎往往有更高的曝光度,另一方面,这才是多数人心中好且贵的轮胎。
但在这一领域,国内轮胎企业积累毕竟有限。
好在对多数车主来说,这不是一个和自己相关的问题,毕竟买菜车真的不需要高性能轮胎。
所以,尽管轮胎企业将的确存在差距,但选轮胎,归根结底还是要匹配车辆性能,根据车辆具体取舍,最大限度的为驾乘人服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中国的轮胎企业们在“好!贵!”两个维度仍远逊于外资大牌,但追赶的始终未停。不过在与多数人真正相关的领域,国产轮胎对比那些“好!贵!”的外资品牌,已经不遑多让,因此,聊到轮胎,不如更关心一下那些我们真正需要的性能,走出“好、贵”的怪圈。
(原创,责任编辑:Nev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