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撤厂之下,俄罗斯轮胎供应处在危险边缘。虽然俄罗斯在2022年加大了中国轮胎的进口量,但是仍然只是缓解了燃眉之急。有消息称,目前俄罗斯的轮胎供应危机甚至波及了当地飞机行业。为了彻底扭转现在的局面,俄罗斯当地的轮胎产业开启了大扩张——俄罗斯企业开始收购轮胎厂以加大产品供应。
鞑靼石油收购乌兹别克斯坦轮胎厂
有消息显示,俄罗斯石化巨头鞑靼(Tatneft)石油公司,近日以8000万美元(5.5亿人民币)收购了乌兹别克斯坦轮胎制造商Birinchi Rezinotexnika Zavodi L.L.C.100%的股份。这也是鞑靼买下诺记俄罗斯轮胎厂后又一大产能布局。
事实上早在2023年1月20日,鞑靼石油就已经和这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轮胎厂达成协议:在完成收购后,鞑靼石油会对该工厂进行新的投资以生产新型橡胶工业产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鞑靼石油拿下该轮胎企业需要支付的费用要远远高出8000万美元。据该轮胎厂曾经的大股东Uzkimysanoat表示,鞑靼的此次收购条件中,除了需要支付交易费用,以及对轮胎厂进行新投资的费用,鞑靼还集成了该轮胎制造商价值1.53亿美元(10.53亿人民币)的信贷义务和债务。
据介绍,这家乌兹别克斯坦的轮胎企业旗下拥有BARS品牌,其位于兹别克斯坦东部安格连的轮胎厂年产能可达300万个乘用车轮胎、20万个农业轮胎和10万条传送带。
在交易之前,Birinchi 91.8%的股份由乌兹别克斯坦当地的Uzkimysanoat持有,剩下的8.2%属于当地的一家化学品公司Uzkimyimpeks。
半年花4亿,Tatneft的轮胎布局
如果算上3月完成收购的诺记轮胎厂,不到100天的时间里,鞑靼石油为了拓展轮胎业务已经花费了约3.87亿美元(26.64亿人民币)。然而,鞑靼的投资远不止于此——鞑靼此前就已经和阿鲁尔集团在哈萨克斯坦萨兰建立一家合资轮胎厂。有消息称,这家合资轮胎厂已经在2022年底投产运营,预计产能为年产乘用车轮胎、轻型卡车轮胎300万条,重型卡车轮胎50万条。
如此一来,3家轮胎厂的合计产能预计可突破2400万的轮胎产能。如此大的产能,鞑靼真的吃得下吗?
事实上,不仅吃得下,还能吃得好!毕竟将资料往2022年以前翻一翻就会发现,鞑靼在轮胎业务方面并非一张白纸。
鞑靼石油轮胎就曾推出“维亚蒂”(Viatti)品牌系列A/T轮胎,性能上的优势让其在很多行业网站中被频频提及。而俄乌冲突爆发后,受欧美制裁等负面因素影响,鞑靼石油不得不将这一业务在2022年5月出售给JSC Tatneftekhiminvest Holding。当时的鞑靼称,剥离轮胎业务能够使其“专注于关键战略项目”,以继续向俄罗斯轮胎工业供应原材料,包括合成橡胶。
不过在下半年,诺记宣布彻底退出俄罗斯市场后,鞑靼石油再度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鞑靼看准了诺记卖厂的机会,开始以收购和合资等形式投资轮胎和橡胶业务,在专注于其“关键战略项目”的同时,重回轮胎行业。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