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轮胎主要市场的需求,萎靡不振!我们能怎么办,等死吗?
需求疲软,权威机构下调预期
2023年8月4日,美国轮胎制造商协会(USTMA)发布2023年美国轮胎出货量预测报告,据USTMA预测:
OE配套市场:乘用车胎出货量预达4390万条,同比上升5.6%;轻卡车胎出货量预达620万条,同比下降0.5%;卡车胎出货量预达650万条,与2022年持平。
替换市场:乘用车胎出货量预超2.1亿条,同比下降1.5%;轻卡车胎预达3590万条,同比下降3.6%;卡车轮胎预达2240万条,同比下降16%。
单从配套市场来看,出货量预期增加近230万条,就替换市场而言,出货量预期减少近890万条。
实际上,USTMA在今年2月曾给出过预测,预计2023年总出货量相比2022年增长220万,现如今2023年已过半,美国轮胎替换市场远不及预期。
美国是中国轮胎的主战场
美国汽车保有量有近2.9亿辆,人均汽车占有率达到88%,换句话说平均每100人大约就有88辆汽车,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汽车后市场规模也是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
一直以来,中国本就以海外轮胎市场为主,而美国作为全球经济霸主更是中国轮胎的重要出口国。美国轮胎替换市场的需求的疲软势必会影响中国轮胎的海外市场。
脱钩?中国轮胎丧失市场
近年来,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严重,2023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总值仅1.64万亿元,轮胎市场也受到了严重打击。美国自2015年以来就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中国轮胎进口,使中国输美轮胎一度跌出前十。
据数据统计,2023年1-5月美国进口轮胎数量达9777万条,同比降23.1%。而美国从中国进口轮胎的数量为964万条,同比暴跌53%。其中,乘用车胎99万条,同比下降21%;卡客车胎91万条,同比下降32%。
当然,影响中国轮胎出口的原因不单是因为我们被美国排挤出了供应链,全球经济下行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消费降级,全球的出口水平都在下降,美国人也变“穷”了。事实上,美国汽车市场规模仍然很庞大,但为什么进口减少了?
国际轮胎巨头北美建厂
全球多家外资胎企美国建厂。尤其在俄乌冲突以来,各轮胎制造商的重心向北美市场偏移。我们截取《北美橡胶制造50强》的前15名来看,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马牌、住友橡胶、倍耐力、韩泰、优科豪马、通伊欧这些全球75强的常客赫然在榜,北美市场是他们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布局之地。
除此之外,多家轮胎企业持续在北美进行扩产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总投资金额高达306亿人民币。
不难预见,在今后的几年里,随着各大胎企在北美工厂的投产,美国对进口轮胎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少。不单单是中国,泰国、柬埔寨、越南这些中国胎企热衷建厂的东南亚,也会被抛弃。所以对于中国轮胎企业来说,想要留住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如何能够应对这场将到未到的危机?
(责任编辑: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