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轮胎哪里造得最多,当然毫无意外是山东,但是如果说中国轮胎哪里的交易量最大,这,这还真不好说······
东营,低于600万产能不看
山东轮胎能造,全球都知道。大包大揽,有图纸就能建厂;有原材料就能出产能;什么样的轮胎都能造出来,只要你能下订单。在产能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东营轮胎仅凭6个月的时间,就造了1.94亿条子午线轮胎——山东乘用车和商用车轮胎7.2亿条的产能,东营一个市占了27%。
造了这么多轮胎能卖完吗?当然,不仅能卖完,还不够卖!
2023年仅前9个月,东营轮胎就向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价值约212.7亿元的橡胶轮胎,同比增长20.3%,其中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104.3亿元,增长20.1%。在出口单价涨幅不大的情况下,销售额暴涨,意味着东营轮胎的出口量至少增长了10%以上。
大量的订单袭来,让不少东营轮胎厂再一次感受到了供货的压力,即使是产能超过3000万条的永盛、华盛,也依旧陷入了“供不应求”的压力。承接更多的订单,就意味着要新增更多的生产线,2023年,东营不少轮胎企业大手一挥,开建更多产能。而从产能规模来看,几乎所有新建产能都在600万条以上。
“在东营,低于600万条产能?你好意思么?”
这是东营轮胎人的豪迈,在他们看来生意的前提是能造。1000万的产能带来的是亿元的生意,3000万的产能带来的可能就是数十亿的生意,所以产能当然是越多越赚钱。
因此敢想敢干成为了东营轮胎人的特点。不过,在中国轮胎生意中,想赚钱也不一定非得靠建厂,有些地方,轮胎产能加起来都可能破不了百万条,但依然能通过轮胎赚上数亿元,甚至是数十亿元的收入。
天台,走南闯北,救东营
可以造轮胎,可以出口,但是要怎么让轮胎在国内市场更好地流通,东营轮胎人显然没有天台人玩得明白。
虽然天台县也有商人造轮胎,但是无论产能规模还是产品类别都远远不及东营宏大丰富,例如,2023年,天台多数轮胎项目的新增产能都在十几万条,至多不过几十万条,这在东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这里的轮胎生意不是造轮胎,而是卖轮胎。
国内最大的经销商之一——浙江天轮供应链的董事长就是从浙江天台县白手起家搞的轮胎生意。而浙江天轮这个名字也是一半取自于天台的“天”字,另一半取自于轮胎的“轮”。有意思的是,虽然天台县的轮胎产能规模无法与东营相比,但是现在的天台生意人却正在盘活东营的生意。
在东营入驻的三大外来资本“救星”中,就有浙江天伦供应链。可以说虽然不是造轮胎的大佬,但确实能帮助东营濒临破产的轮胎企业重获新生。自2016年开始,天伦供应链就率先开启了“共享生产基地”造胎模式,从东营挑选有发展却因“互联互保”等问题陷入资金困扰的轮胎企业,收购产能,利用在销售、技术、采购、服务方面的优势盘活一批产能闲置或破产的优质轮胎制造企业。天台轮胎商人这种“借力打力”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正是体现了天台商人在轮胎生意中的脑筋活络。
而除了收购,天台人在轮胎生意中的最大特点还有走南闯北的特点,除了在浙江当地可以看见来自天台的经销商。
当然不是在天台卖轮胎,而天台人出走天南海北卖轮胎。从浙江的嘉兴,到湖北武汉,甚至远到陕北,只要有轮胎生意的地方,都能看到天台人的身影。但凡能被称呼为“轮胎大王”的十有八九都是天台人,即使不是天台人,其家乡也绝对是离天台不远的地方。
就比如国内最大轮胎经销商之一的武汉天黎的鲍人巧,再比如被誉为“轮胎经销新势力”的汇轮供应链的许绪锁,他们都来自天台县。除了能吃苦,胆子大,独具慧眼也是天台轮胎人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鲍人巧放弃了稳定的生活,钻进轮胎圈,从轮胎翻新开始,摸爬滚打20年后转型轮胎经销商,合作有潜力有市场的品牌,成功转型成为轮胎经销行当里年收入超十亿元的国内顶级“轮胎大王”。
公开资料显示,这位天台出身的“轮胎大王”目前在华中地区拥有近 8000 家合作经销商、100多家配套单位、3000多家专业形象店,销售网络覆盖华中三省,是华中地区轮胎销售行业的龙头企业。
而另一位天台县走出来的轮胎生意人——汇轮供应链的许绪锁,其经历更是将天台轮胎人的胆魄体现得淋漓尽致。1993年,年仅15岁带着满腔热血勇闯“上海滩”,从修轮胎,到卖轮胎,再到自己干生意,这位天台生意人“卧薪尝胆”了17年。“走南闯北,吃苦耐劳,脑子活泛。”天台轮胎就算不造轮胎,也能凭借给轮胎厂和零售店搭桥,赚到数十亿元。
吴川
与天台人一样有勇有谋,闯荡全国轮胎圈的还有吴川人。
“到了吴川,你就会发现,那里全是轮胎生意人。几乎家家都有做轮胎生意的。”和不少经销商聊天时,经销商们或多或少都提到过吴川人。对于他们来说,那里人似乎天生注定做轮胎生意。
“广东人很会做轮胎生意的,甭管你去哪里的轮胎店,你都能遇见广东来的轮胎生意人。山东人造轮胎,广东人卖轮胎。”
机构数据显示,在吴川从事轮胎批发零售的企业在307家,从常住人口密度测算,几乎是每2900人就有一位是开轮胎店,或当轮胎经销商的——生意密度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事实上,这里自80年代开始就是轮胎生意的集散地。80年代中后期,货轮里开始出现的汽车让吴川人看到了更多的轮胎生意。那时中国轮胎产量低,供应链还不完善,搞条轮胎很困难。吴川人就肯跑遍全国找轮胎厂洽谈合作,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批经销商。而坚持也是吴川轮胎生意人的一大特色——30多年坚守一门生意,不被旁门左道所迷惑。一边拓展新的进货渠道,一边整合现有渠道,在淘汰与新增中,吴川人摸索出了自己的品牌选择与经营策略。
同时,通过将轮胎生意延伸至广西、武汉、湖南、海南、福建等地区,吴川人也逐步摸索出了不同地区轮胎品牌规格的偏好。30多年的营销经验,吴川轮胎生意人更容易抓住市场的胃口,了解库存消化能力。因此才有了吴川人在各地自建物流、仓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这些决策最终帮助吴川轮胎人做到了更快的库存流转速度。在北京,这个最难啃的轮胎市场,生意做得最好的经销商里就有吴川人的身影——正强新世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潘卓强就是来自广东吴川。
勤奋、胆大心细、顺势而为,他的生意之道也映射出了吴川轮胎人的生意之道。
不同水土养不同轮胎人
事实上,轮胎生意赚钱之路远没有一个定式,但是勇气、勤奋、执着和灵活却是能赚钱的通识。无论是文章中提到的鲁商、浙商和粤商的例子,他们能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踏实——不要纠结于一时的得失,没有任何一门生意会一帆风顺,大浪淘沙勇者胜,挺住才能等到更多的生意机会来临·····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