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灵敏的外资厂商开始发现,替换胎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未来轮胎主战场将逐渐从配套轮胎转移到替换轮胎市场。
就拿我国市场来说,一方面,轮胎行业70%以上的需求由汽车保有量创造,而国内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还将长期存在,现在国内每年1.6亿辆车大约要替换掉4亿条轮胎。另一方面,以乘用车领域为例,在美国等市场成熟的国家,乘用车替换市场是配套市场的5倍左右,而当前我国占比仅为2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实际上,近几年多家轮胎巨头已开始转变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战略部署,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渠道建设都抢先一步,抢占替换胎的终端市场。以韩泰轮胎为例,其推出的全新战略品牌路欧锋更多的就是面向替换市场,市场定位也更加年轻化,与韩泰轮胎互补互联,共同迎合消费者终端市场所需。
从横向看,韩泰轮胎在替换市场潜力巨大
从世界轮胎市场来看,配套和零售比例约为3:7,在中国市场,几大轮胎巨头的比例却差异很大。
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轮胎品牌比较重视替换市场,一直以来,其替换市场业务要占公司总业务的70%左右。而邓禄普等品牌则注重出口和原配市场,出口业务约占总业务20%以上,原配市场则高达40%的比重,替换市场业务尚不足50%。
韩泰轮胎在全球市场,配套零售比为35:65,但在中国市场配套比重却高达70%,零售市场比例只占了30%,在替换市场的占有率及市场影响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数据下,韩泰轮胎在中国替换胎市场的占有率依旧是第一位的。
毋庸讳言,在轮胎巨头的替换市场角逐中,韩泰轮胎的实力与潜力不容小觑。更值得一提的是,韩泰轮胎自2008年正式启动高端品牌战略以来,加大了对UHP(超高性能)轮胎的研发,立志打造集先进技术、超高性能和卓越安全性于一身的产品,在高端配套领域已经闯出一片天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企业完全有足够的底气与技术实力去扩充替换市场版图,毕竟,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关系。韩泰轮胎多年来在配套市场积累的品牌形象、销售渠道和终端消费者更换原装品牌的换胎习惯,都有助于反向助推替换胎市场的拓展。
从纵向看,路欧锋市场成绩可圈可点
据业内人士介绍,和配套市场不一样的是,替换胎市场最关键的还是渠道,毕竟,对于排名前十的轮胎巨头来说,除了常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大家在产品技术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高下之争。
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各大轮胎企业在华的替换胎渠道建设也是“频繁出大招“——日本轮胎巨头普利司通在很早之前就推出核心家族网络店铺“车之翼”,该专卖门店已超越了传统的轮胎店概念,以面对面的方式接待消费者,并能实现用更加灵活的营销策略获取客户。德国大陆轮胎目前已经拥有约4000家授权形象店,持续深耕二、三线城市,近几年均保持了“每天新增三店“的发展势头。
路欧锋品牌在代理商布局上也是成绩喜人,就拿中国市场来说,该品牌于2015年初在中国上市,但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新品牌的代理商布局,截至目前,路欧锋在国内共有51家代理商,在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发力零售渠道建设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路欧锋在销售渠道上与韩泰品牌是分区独立的,这样不仅在品牌定位上与韩泰轮胎互相补充、在营销模式和销售通路上也各自拥有广泛自主的发展空间。
路欧锋品牌不仅在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上竭尽所能给予消费者和代理商更多保障,在产品品质上也有过硬的实力。
据悉,该品牌均衡优化了轮胎的各项性能指标,无论从舒适性、操控、噪音方面都有强大的实力背书,即使在何季节、任何路况条件均呈现出不输竞品的实战表现。路欧锋品牌上市之后,首先引入三款主打高性能的轮胎产品——超高性能四季轮胎 S FIT as01、乘用车用四季轮胎G FIT as01和专为高性能SUV打造的X FIT HP,产品规格覆盖了13~19英寸区间,适用车型覆盖了轻卡、轿车和SUV车型,给消费者提供了“品质不减、价格实在”的市场选择。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