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各种物价上涨加之新型网络的冲击是轮胎店进入了“倒闭潮”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轮胎商业》 记者 月华
“关店”俨然已是近几年来零售业听到最多的词汇之一。经常发现,一段时间没去的轮胎店,突然某天就人去楼空、或用作他途了要么就是拆迁了,这不是二三线城市特有的状况,在人口集中的北上广深等也经常可见类似情形。轮胎销售业绩下滑,营业不善似乎正在成为实体轮胎店的宿命。
究其原因,似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这个:电商冲击。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但是每一个店面遭遇的困境不同;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关店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渗透率来说,服装电商的渗透程度最高。轮胎行业的电商可以上是刚刚涉猎,影响并不大,而且在线上买完轮胎后必须到线下的轮胎店去安装,使得客户就更加离不开轮胎店了。
既然电商并非主要原因,那还有什么原因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是,随着商业地产遍地开花,租金已经成为一二三线城市轮胎店不能承受之重——尤其在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整体消费力降低的情况下轮胎店的经营困境根源是消费转移、竞争过剩、经营管理不善等等因素与租金过高综合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轮胎零售的基础在于选址,因此尽管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商铺租金价格高的离谱,二三线城市也只能是作为发展的延伸而非核心。究其原因,二三线城市的轮胎店还面临许多现实尴尬。
首先,客流量不够大。二三线城市之所以屈居二三线,就是因为城市居民本身的数量较少,人口集中度较低,商业不发达,这些城市里所能容纳的商业形态就很有限。
其次,就是竞争过剩。竞争过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线上的竞争关系,相比较于网购的方便、快捷体验,轮胎店既没有让消费者觉得有“面子”,价格方面也没有“里子”,有时候轮胎店的店铺小停车的地方都没有。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要抢占更多的消费者,只有进行差异化服务,但是显而易见,目前国内的轮胎店基本都长成一个样子,轮胎品牌和种类型号基本差不多、促销和价格战成为常态。
而轮胎店在二三线城市也处于一个严重过剩的状态,尤其在数量庞大的社区小型的轮胎店很多,举步维艰,但正如前面所说,二三线城市根本上流量就不是特别大,很多小的轮胎店就是有活的一天能挣钱,要不然就是亏本,由于竞争对手多,但客户的群体和数量是固定使轮胎店日益亏损经营不下去是常有的事。
然而,最最重要的致命原因还在于,传统轮胎零售在商业模式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一方面,传统轮胎店规模大的是代理品牌,轮胎质量还有些保证,而规模小的就是不论品牌价格上甚是优惠但质量就不敢保证,由于各家店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客户流失也相当普遍。很多轮胎店购物体验差已成为大众认识。
综合以上:由于整个轮胎零售行业的生产成本没有降下来,供应链以及经营模式造成了大量浪费,终端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整个轮胎零售产业链环节整体崩溃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