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轮胎朋友圈总有人问:轮胎近期回事一个什么样的走势,看涨还是看跌。大部分人一直看跌,并且指出各大厂家都在变相搞促销,比如买就送话费,特价轮胎销售,买10赠1,进货送加油卡等等。一位轮胎大神表示:轮胎价格会大跌,将跌到去年同期价格略高点。他认为:国产轮胎面临销售不足,为了抢市场只有价格战,另外原材料下跌厉害。并且表示:去年他曾准确预测第一次涨价涨不上去,第二次是炒作会跌。
我们回顾一下去年的第一次涨价,去年4月轮胎市场突然有几家企业宣布涨价,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等着看价格走向,也在盼着价格上涨,但是在喧闹了一段之后回归平静,涨价也不了了之。《轮胎商业》也曾对当时的情况发布了文章《轮胎涨价,蓄谋已久还是形势所迫?》。
而第二次涨价则是从去年11月开始的涨价潮,本次涨价是由于以橡胶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非橡胶类原材料(炭黑、硫磺、钢材等)同时上涨,最终形成了一波轮胎价格猛涨的大潮,并且迅速席卷全球轮胎市场。无论是国际一线轮胎品牌还是国内3、4线轮胎品牌价格全部上涨。涨价潮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而后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轮胎价格也开始下行。
现在不可否认的是,轮胎价格正在向下走。《轮胎商业》预测,轮胎价格近期还会有所下滑,但是不会暴跌,未来价格会渐趋稳定。各大轮胎企业不会突然把价格调到最低,一定会根据市场形势进行微调,逐渐找到价格和成本的平衡点,尽量避免价格暴涨暴跌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作为经销商和零售商也应以“稳”为主,掌握好库存,把握好现金流,快进快出迅速将轮胎流转起来。
轮胎价格之所以不会大跌暴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原材料价格
先来看一下5月最近几周的橡胶、炭黑大宗商品价格

可以看出,橡胶的价格跌跌涨涨,基本保持同比10-25%的涨幅。同样炭黑价格也很稳定,同比保持约20%左右的涨幅。天然橡胶价格基本维持在12000元/吨以上,去年同期天然橡胶价格仅在10000元/吨价格上下徘徊。钢铁方面,去产能还在继续,必将导致钢材价格上涨。另外环保督查也正在严格进行,许多化工企业停工停产,导致生产轮胎所需化工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近日,全球知名炭黑生产企业Cabot和Birla Carbon都将先后涨价。现在整个轮胎原材料市场,价格正在进行自我调节,微幅震动不可避免,但是一时半会不会出现暴涨暴跌。
二》市场需求
自去年大治超开始,重卡销量便开始一路猛增,
一月,国内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辆8.2万辆,创下6年来同期新高。二月,重卡销量接近9万辆,创下历年重卡市场2月份销量历史新高。三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约10.6万辆,创下了近六年来同期新高。4月虽然销量略有下降,但是同比依然增长。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预计重卡销量复苏力度或继续增强,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到2018年。重卡销量猛增,市场一片向好,对于轮胎销售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另外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尤其是“一带一路”,再度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形成了开放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一些大的国家基建项目开始动工。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所倡导的“通路通航”也明确表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一带一路”也将为中国轮胎带来更多的海外市场需求,扩大出口。
三》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相信这个就不用给大家多讲了。看看身边的菜价,房价,水费、电费、燃气费。100块钱还能买点什么?在所有东西都在涨价的时候,轮胎还玩大降价,那不是要把做轮胎的人都活活饿死。一边是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一边又是企业运营成本迅速增长。工资、房租、原材料、哪一个没有涨,这些都将不得不迫使轮胎企业、经销商、轮胎店不得不维持轮胎价格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不敢随便跌价。因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
目前针对一些轮胎企业来讲,打价格站,大降价,大出血绝对不是上策,目前要做的是调整产能,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尽快的去库存,保持轮胎市场一定的稳定性,平稳度过这一段价格调整期。尤其中国轮胎企业,现在和外资品牌轮胎相比依然持有非常好的价格优势,很多外资品牌在此前的涨价潮,涨价之后都还没有降价。不能自乱阵脚,自己人先打起来了。
(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