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轮胎品牌元年,有越来越多的轮胎制造商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大力做强做大品牌。包括之前一些中国的本地轮胎企业在上海一起展示中国轮胎产品,要用轮胎产品说明制造水平。而且虽然无法准确统计中国轮胎品牌的数量,但是保守估计在2000个,而且还在不停的更换。有些工厂生产二三十个品牌(牌子),但是这些不知名的品牌都卖掉了吗?当然!
我们知道虽然我们整体说产能过剩,去产能。同样,外资企业的轮胎产能还在扩充,而且新品牌的轮胎也都卖掉了。哪里有几十万条轮胎在仓库无法销售出去呢?几乎没有。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毫无疑问,产能也在调整和变化。整体来看生产的轮胎都卖出去了。所谓新品牌不是不好卖,而是挺好卖的哦(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卖卖试试?)。
作为轮胎经销商而言,只会推广销售成熟品牌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在知名品牌强有力的媒体渲染下,很多经销商不费力能做出销量来。这一切都是经销商个人能力所为吗?经销商价值小,利润就不大,议价能力就差。但是真正能体现经销商能力的,是给你一款新产品,做的怎么样?有些人退缩,有些人喜欢。
咱们说说新品牌的好处。
首先,做新产品能得到厂家政策的支持。
运作新品,企业在政策上多有激励。经销商都是靠着轮胎企业长大的,卖老产品,摆到那就能“动”销的,轮胎企业也不愿多投入了,所以经销商要善于利用企业在新品运作时的投入去做“你的”市场,逐步积累。
第二,新产品的毛利会更高。
因为轮胎厂商的政策支持,因为新产品的价格不透明等等,新产品总会有更多的毛利空间。比如旧产品的毛利只有10%,有些可能还不到。而做新品通常不少于20点,还有更高的返利和促销政策。
第三,渠道更多的利用。
轮胎经销商努力积攒起来的网络,把产品源源不断的送到一个个大小轮胎店。建了网络,更多的利用也才能收更多“养路费”的。其实渠道也一样,也需要跑更多的产品,更多高毛利的产品来调整经销商的利润结构。不过对于有些轮胎经销商而言,这样分散精力去做多品牌其实是个误区!专注于三五个品牌或一二个品类,引入新产品做起来,调整产品结构和利润结构才是正道。所以推广新产品的能力,是经销商做大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四,通过新产品可以拓展经销商的新渠道。
轮胎产品与渠道要复合,因此新产品不能只靠老渠道的带动。新品牌轮胎往往意味着更多的空间去拓展渠道,这也是很多企业多品牌战略的主要考量。
最后,经过努力成功的推出一个新产品,新品牌不但锻炼了队伍,而且更是赢得了轮胎厂家的信任,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更多的利润。
你愿意做新轮胎品牌吗?
1》愿意
2》不愿意
3》看情况
(原创,责任编辑:Carol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