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刀刀见血!这些政策要让轮胎企业“吃土”了...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话说2017年即将结束,国家政策的推进与实施,使得轮胎产业逐渐趋于高度集中化、高进去壁垒、高技术含量等转型。远离以前行业脏乱差、产业格局不规范、自主创兴能力弱、依赖性强的现象。


纵观国家对于行业的政策现状,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鼓励行业进入高度集中化,淘汰产业模式落后的企业

2.提高进去行业的门槛,控制市场规模

3.限制落后产能的扩张,加大产业的优化升级

早在2011年中国工信部就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高性能的子午线轮胎,严格控制斜交轮胎的发展,淘汰诸多的斜交轮胎生产线,并且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轮胎行业集中度。我国现有轮胎企业一共500多家,其中通过3C产品强制认证的企业约为300多家,全国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约为108家。


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子午线轮胎企业逐渐趋于高度集中化或者称之为地区化。由于轮胎产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的行业,导致国家的环保之风屡次席卷轮胎市场。仅仅山东省,因环保、安全设施不达标被关停的企业就有1000多家,这些政策无疑于更加推动了产业高度集中的发展。

2014年山东省政府将轮胎行业列入产能过剩的行业,要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鼓励三角、玲珑、恒丰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发挥引领作用。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落后产能的扩张。不断的优化升级才能紧跟市场的步伐,固步自封只会无限量的扩大产能,最后只会导致整个市场的混乱。


2015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在<橡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淘汰落后产业,限制低水平重复投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中国轮胎=廉价轮胎这个标签并不是个人定义的标准,这是我国轮胎市场门槛较低的产物。个人观点认为并不是品牌宣传能力不够、技术不达标、还是销售渠道等等问题。没有门槛的行业,同时代表你本身产品失去自身产品的独特性,不能代表一个产品应有的魅力。门槛低就是我们中国轮胎做烂的主要原因。国家持续倡导产业高进入壁垒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国家对于轮胎行业未来有哪些政策改动,个人预测以下内容:

1.持续环保风暴。加大对重度污染的企业进行优化改革或关停(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企业)

2.鼓励企业并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预计2020年我国轮胎企业将整合到100家左右)

3.加大对翻新以及废旧轮胎技术上的政策支持,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大对创新企业的奖励机制

5.鼓励绿色轮胎的发展以及研究

6.加强对外资品牌进入中国的前提条件(例如税收、核心技术、合资事宜等等)

责任编辑:Tony Li


上一篇:吃瓜群众围观轮胎圈的招聘信息… 下一篇:高端轮胎到底是什么轮胎?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