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轮胎商业网曾经对补胎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面对日益增长的房租、工人工资、以及店铺营运成本,是否会采取涨价措施。调查结果仅有28%的人涨价了,有27%的人表示准备涨,有45%的人表示不会涨价。更多的店家还是非常无奈的表示,“快坚持不下去了”,“想涨可是不敢涨,害怕自己涨了别人不涨影响收入,或者被竞争对手挤出市场”,“2018年希望会好一点”。
2018年活好一点吗?在这里不得不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2017年你都没过好,那么2018年也请你做好苦逼日子的准备。2017年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京东、阿里、苏宁易购纷纷杀入汽车后市场,力争要以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以及更加专业的服务。免费洗车,免费保养,甚至免费补胎服务都已经成为他们和轮胎店、汽修厂、补胎店进行竞争的有力武器。而且他们还有更加厉害的武器,那就是有钱。目前很多轮胎店,汽修厂已经沦为京东、阿里、苏宁的服务工具。
说了轮胎服务,我们再来说说轮胎价格。尽管最近轮胎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电商平台的轮胎价格可没有上涨,反而是一轮又一轮的促销活动,不断拉低轮胎的售价。实体店价格上涨,电商不涨,这不明摆着要把顾客都拉到线上去购买轮胎,线下的轮胎店干脆就不要卖轮胎了。
2017年中国轮胎可谓经历了大变革,山东多家轮胎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其他地方的一些中小轮胎企业,有的设备拍卖,厂房抵押,或者被工商查封。粗放式发展之后,中国轮胎产业要走向高精尖,产品要走向高品质,然而着一些恐怕很难给中国轮胎带来高价格,唯一能带给中国轮胎企业的只能是高成本。
这么多年的低价竞争,中国轮胎企业已经吃尽苦头。涨价的声音在轮胎企业间此起彼伏。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最终导致整体涨价无法成行。尽管市场进行了优胜略汰,但是中国轮胎产业的改革并不彻底,也不可能彻底(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原因,你懂的)。
轮胎涨价无望,市场正在被外资轮胎不断挤压。2017年、米其林、固特异、马牌、邓禄普、优科豪马纷纷加大中国产能,力求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尽管以中策、玲珑、三角为首的中国轮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一定的还击,但依然奈何不了日系、欧美轮胎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不断扩张。不仅产能增加,很多外资品牌还摸透了中国的消费市场,纷纷推出了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高性价商品,比如:普利司通的耐驰客TECHNO,这其实就是一款大品牌低质产品,最终该轮胎也在11月份爆发了大规模召回事件,合计225,511条被召回。
可以不客气的说,2018年干轮胎的挣钱会更难,补胎服务挣钱难,卖轮胎挣钱更难。以后想在轮胎行业轻轻松松赚钱想都别想了,所以大家不如收起抱怨,付出努力,轮胎市场的未来一定属于勤奋努力的人。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