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关键。山东省政府已对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作出部署,将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管理,防止行业重复建设,合力控制总量规模。根据省政府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意见,涉及我市的主要是炼油、轮胎两大行业。根据有关部署,我市将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扎实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日前,山东信合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粉散剂车间内,工人正在包装医用药品。利津经济开发区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目前该区已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于中平报道
关键点
化解过剩产能,关键是对传统优势行业实施升级改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央企对我市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区域经济质量。
支撑点
化解过剩产能,最终落脚点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作为产业膨胀升级的基础和经济效益的源头,市场效益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
牛鼻子
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项目带动,通过扩大增量促进存量优化,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这是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务实举措。
有关措施
2014年,我市将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改造工程,加快炼油、轮胎行业改造升级步伐。
抓“关键点”:转型升级聚内力
化解过剩产能,关键是对传统优势行业实施升级改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2014年,我市将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改造工程,加快炼油、轮胎行业改造升级步伐。
记者从利津县利华益集团了解到,该集团投资42亿元的炼油改造升级项目,可使生产汽油柴油达到国Ⅴ标准、环境无污染排放,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利税22.5亿元,利润13.5亿元。不仅炼油企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大,轮胎生产企业的创新步伐也不断加快。多年来,广饶县轮胎产业发展的转调步子越走越快,从生产初级轮胎,到斜交胎,再到现在的子午轮胎,逐渐“聚点成面”,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群,生产一条轮胎所需要的原材料,包括炭黑、钢丝帘线、模具、助剂等生产厂家,都能在广饶找到。目前,该县共有42家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企业,全年子午胎产能达到1.29亿条,占全省的40%,全国的25%。 “今年,我市将重点支持引导10家规模较大的炼油企业提升加工水平,提高轻质油收率,有力支持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济运行科负责人表示,对于炼油行业的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我市将通过推动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生产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高端产品转变,进一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为增强原油保障能力,我市将加强与中石化、中海油的合作,努力争取增加原油供应。同时抢抓国家放开原油进口的机遇,争取更多的进口原油。同时,我市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成品油产品质量,确保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积极推进与中石化等央企的合资合作,支持央企对我市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区域经济质量。
强“支撑点”:开拓市场激活力
化解过剩产能,最终落脚点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作为产业膨胀升级的基础和经济效益的源头,市场效益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无疑需要将市场因素充分考虑在内。
作为轮胎行业的“后起之秀”,万达集团市场开拓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参加了多个国内国际等轮胎专业展会,成功举办了全球和全国经销商年会,进一步深化了与普利司通的品牌合作和战略合作。目前,轮胎产品远销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全钢胎外贸销售连续两年增幅在30%以上,增幅名列全省首位。从轮胎产业来看,我市轮胎市场销售情况广阔,需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增量带动发展问题的解决。
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科统计,2013年,全市子午胎产能16610万条,初步形成了全钢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半钢胎、轻卡胎、农用车胎等12大系列80多个品种系列产品,在产品种类、产业规模、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市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我市轮胎产业仍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核心竞争力不足、高度依存国际市场、主导产品尚未进入汽车主机厂配套市场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从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角度来说,我市将大力培育品牌,逐步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加快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生产的转变,立足产业优势,培育轮胎区域品牌,办好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打造全国知名的橡胶轮胎集散中心。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强化品牌的策划管理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轮胎行业提高国内中高端汽车配套能力,积极开发替换胎市场。引导企业积极适应欧美等国际市场准入标准,构建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自有营销渠道,建立海外销售服务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办厂。
牵“牛鼻子”:提升项目质量层次
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项目带动,通过扩大增量促进存量优化,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这是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务实举措。
在炼油企业方面,面对成品油升级新规,我市不少炼油企业已启动对汽柴油生产线改造升级。垦利石化公司新上15万吨/年异戊二烯及其配套项目,总投资为52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俄罗斯烯醛液相合成技术生产异戊二烯,项目完工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88.5亿元,利润17.95亿元,利税8.50亿元。在轮胎产业方面,经过市发改部门的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纷至沓来,给我市轮胎加工项目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以去年消息为例,省发改委立项支持我市华盛橡胶有限公司年产24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胎项目、华丰源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40万套高性能全钢载重无内胎子午线轮胎项目、涌金橡胶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套绿色环保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等3个项目,这3个项目总投资约42.7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8.7亿元,利税28亿元。 “高端高质高效,这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实现此点,需要组织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增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科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突出抓好联合石化、中海石油东营石化、胜利石化总厂三个重点炼油项目,以及金宇轮胎等12个轮胎业重点项目。同时,进一步严格项目准入,对新建项目做到严把环保关、能耗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坚决不准上马,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记者感言:
一提到东营工业,大家就会想到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重化工业。据统计,东营市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9.6%,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3.7%。综合分析产业层次、企业实力、市场前景等因素,不难发现,东营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全国不少地方均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从某种角度说,这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多年来,我市以高效增量带动产业升级,以项目建设推进经济转调,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力缓解了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的矛盾。
作为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建的资源城市,东营的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创新发展活力更加丰沛。东营的工业发展之路,也是一条转型升级之路。以轮胎生产企业为例,近年来,我市轮胎企业根据市场动向,及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凭借物美价廉等优势,在国际市场销量向好,成了在全球叫得响的品牌,不少骨干企业不仅“个头”大了,而且有了核心竞争力,发展势头正猛。这些,都有力阐明了“转型”才能“升级”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