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坦国际,一家美国轮胎制造商,多次参与对中国轮胎的双反。一直在说,中国出口的到美国的轮胎伤害了当地轮胎企业的利益,存在不正当竞争。可以说是中国轮胎的死对头,其CEO保罗·雷茨(Paul Reitz)更是多次炮轰中国轮胎。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将会出售子公司近1/3股权。该子公司是帝坦国际在2013年联合另外两家投资机构,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OEP共同收购的制造工厂,主要生产农业和工业轮胎,每年的生产能力为200万条轮胎。
相关负责人表示,帝坦国际目前持有子公司43%的股份,预计出售估价约为7620万美元(约5.30亿元人民币),由于参与了对中国轮胎的贸易制裁,使得帝坦国际在过去的几年里疯狂扩张,先后收购了美国Denman轮胎、固特异农用轮胎业务、澳大利亚行星集团、马牌集团北美地区的Bryan轮胎厂,并进军轮胎回收领域。
但是野心膨胀的帝坦国际并没有如想象般壮大,2014年,帝坦国际的市场销售连连受挫,其营业收入一直处于下降中:一季度下跌44%,二季度亏损2490万美元,三季度亏损1.7亿美元。全年下来,该公司的销售额下跌达12个百分点,利润也严重下降,全年财务报告出现赤字。而此前的2013年,该公司账面盈利达到4270万美元。
在贸易战日趋激烈的2017年,帝坦国际净销售额达为14亿美元,净亏损为6640万美元。虽然打压中国轮胎获得了市场,销售额同比上涨17%,但是亏损却比2016年增加了1920万美元。2017年全年来看,帝坦国际净销售额达为14亿美元,净亏损为6640万美元。销售额同比上涨17%,但是亏损却比2016年增加了1920万美元。由此可见并不是中国轮胎扰乱市场,即是市场上没有中国轮胎,错误的决策和盲目的扩张也使得这家曾经自大的企业负债累累。
为此帝坦国际开始瘦身减负,出售子公司只是其中一项,该公司更换了管理团队试图扭转局势,2016年出售了旗下ITM公司,经过了一系列措施后根据2018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销售成本10.77亿美元,同比上涨了11.15%;毛利率13%,净利润2712万美元,适用于适用于普通股东净利润1731万美元,勉强实现盈利。
现在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一个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如何经营,靠自身实力去赢得市场,像这种不惜手段去打压对方,恶性竞争的最终都不会得到好结果。
(原创 责任编辑:Ca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