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渠道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轮胎博览会行业展会上,由于来自中国的品牌在拉丁美洲的表现,这个话题引来了广泛的讨论。
致欢迎辞后,展览的CEO - 古斯塔沃·利马,轮胎产业协会执行副总裁罗伊·利特博士解释说,该协会准备的许多轮胎的安全知识和培训材料对大部分观众的非常重要,现已有西班牙版本。
CMA LLC副总裁沃尔特·韦勒,提供给与会者的资料里显示出中国的子午线轮胎生产和全球定位。韦勒说,中国的轮胎制造商生产了55%的全球载重子午线轮胎。
他说,在2012年全球TBR(卡客车子午线轮胎)销量达1.44亿条。韦勒逐步改变了对中国产品的看法,类似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轮胎发生的事情,这也是为公司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从贝卡尔特公司的采购数据钢丝数据来看 ,韦勒分析了2012 TBR销售情况如下:中国5800万条,北美2400万台,欧洲和俄罗斯2100万台,拉丁美洲1000万条;中东 700万条,日本和印度都600万条,其余的去到其他地区。
同样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生产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北美销售同比增长23% ,以及在欧洲和俄罗斯销售。总体而言,贝卡尔特数据显示,中国轮胎制造商在2012年有8800万总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输出,但拥有的生产能力是1.2亿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
关于轿车子午胎的生产能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2012年有3.26亿条的生产,但有能力生产4亿条。这些生产能力的数字背后,相信会有的幸存者,他们将更加重视品牌发展的重组,这将导致中国制造商之间的整合。他认为,制造商将继续把重点放在出口,以补充其国内生产过剩。
韦勒谈到轮胎品牌在北美的定位,作为一个例子,在市场上发生了什么特点的变化展示了一张图表。在20世纪90年代,三个大公司的轮胎企业(米其林,固特异和普利司通)持有在卡车轮胎65 %的市场份额。二线公司持有25%的有份额,而三线公司(包括韩泰,锦湖当时)为10% 。
目前,一线公司持有介于45 %〜50% 市场份额,二线公司(即现在包括韩泰轮胎和锦湖)为25%,三线公司30 %的份额(现在几乎全部是中国制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