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轮胎生意以来,尔虞我诈从未停歇,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一些轮胎鄙视链,有些是调侃,有些则是对市场发展不平衡的抱怨。
资深轮胎人看不起新手
鄙视新人,这在任何行业都是存在的,一个在轮胎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自然看不上初出茅庐的小萌新,对于资深大佬来说,蛋糕就这么多,多一个人分肯定是不乐意的。尤其是在轮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什么人都可以入局轮胎,无论是玩资本的,搅乱市场的,觉得轮胎行业简单想试水的,总之在轮胎行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吸纳了太多太多的不安定因素,这些因素有的适应不了市场被淘汰,但很多其他行业的人进入了轮胎行业,也把其他行业的潜规则带入了轮胎行业,一时间假冒伪劣价格战此起彼伏,原来忠于产品、忠于品质的轮胎人也被这种环境所污染,由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轮胎行业鱼龙混杂,在资深轮胎人看来,这些搅局者打破了以前轮胎人的生态平衡,比如电商、新零售、厂家直销等。而为了生存资深轮胎人必须做出应对,自然对于前来抢饭碗的新人不友好了。
卖外资轮胎的还不起卖国产轮胎的
无论是经销商还是轮胎店,品牌永远是避不开的问题,如何选择品牌往往就决定着生死,外资轮胎品牌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早,用较好的质量在大多数中青年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品牌,而国产轮胎品牌起步较晚,实力也没有外资轮胎雄厚,当然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外资品牌比国产品牌好这个印象没有改变。因为市场决定一切,即使国产轮胎再好,市场不买账一样没卵用,所以销售外资品牌的商户自然有一种优越感,看吧,我卖轮胎都不用宣传,把品牌往这一亮,就有源源不断的顾客往我这跑,相比满大街做宣传的国产品牌轮胎店真是轻松得多。
大经销商看不起小经销商
众所周知,大体量的经销商在市场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在厂家上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小经销商往往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大的经销商,还容易被厂家
左右,其实别的行业也一样,显示经销商实力的重要因素就是业务的大小,作为中间商,只有货物不断流通才能实现价值,这些大经销商在拓展市场时,会毫不犹豫的挤占小经销商的市场,一些小经销商只能前往一些大经销商幅射不到的地区去做生意,再生意场上,大经销商也能给出更加优惠的价吗。这些事资本不那么充裕的小经销商难以做到的,所以就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样,处在行业龙头的大经销商自然看不起小经销商。
一二线轮胎店看不起三四线的轮胎店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中国的城市被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分级往往代表着经济的强弱,一般一二线的客户群体都比较有经济实力,对轮胎的选择更加注重品牌、性能等因素,选择的轮胎性能也偏中高端,因此,一二线的轮胎店在销售考虑的往往是轮胎的综合性能,因为价格并不是大多数一二线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所以在利润空间上要好一些,而三四线城市则完全相反,更看重价格,可以说在三四线卖那种很贵的高性能轮胎是没人买的,而相比一二线,三四线的卡客车轮胎店要很多,而卡客车轮胎更注重性价比,这就让三四线轮胎店在单胎利润上比不上一二线轮胎店,工人的工时费也不同,通常一二线要比三四线贵很多,也许对于很多轮胎人来说或许在一二线城市奋斗能让人感觉更自豪吧,就像很多人都会来大城市的目的一样,在一二线开轮胎店或许能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胆识。
当然这些鄙视很多都不是恶意的,更多的是对轮胎人生心酸的抱怨,对生意人人性的思考,轮胎人不单单是生意人,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因素,让轮胎行业发展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原创 责任编辑:Ca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