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永远改不了喜欢和人类开玩笑的习惯,全球疫情的大势逐渐好转,但北京突发的疫情不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所有人的心再次“紧绷”了起来......
今年轮胎行业太惨了
对于轮胎行业来说,今年可以说是一个生死大劫之年。生意难做不说,工厂能否继续运营下去都成了一个问题。就在近期,全球各大轮胎品牌对今年(2020年)二季度的业绩作出展望......
固特异:预计第二季度的轮胎销量将比去年同期下跌约50%,轮胎数量在2500万条左右,收益也将下降约1.5亿美元;
德国马牌:马牌毫无希望地认为第二季度的营收可能会跌至谷底,并预计2020年的第二季度可能是今年最差的一个季度;
米其林:对今年全年的轮胎销量情况都表示悲观,预计今年全年轮胎销量将下滑20%-35%。
市场需求疲软,终端销售日益衰落,进而引发产能的巨大波动,各大轮胎巨头也对于2020年的预测均持悲观态度。可以预料到,未来几年将会进入全球轮胎行业的大调整时期,整合、重组、裁员、兼并措施不断,也许全球轮胎市场将集体迎来一个洗牌期。
“活着”或许是企业今年最大的希望
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扩散和各国为保护国内经济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导致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步步恶化。为此,各企业单位要密切跟踪形势的发展变化,并及早做好应对的准备和策略。
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国际形势变化不定。这其中最受打击的还属我们制造产业。原材料和成品的进出受到极大阻碍,国际运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产品的库存压力日渐增高,企业的运营愈发的困难......
目前来说中国的“抗疫”战争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北京及周边城市突然爆发的小高潮让原本已经放松的国人再次紧张了起来。同时,再次爆发的疫情还导致部分物流、航运发生了大面积停滞,轮胎及原料的周转运输和贸易受到了不小影响。这无疑为正在不断下滑的经济又泼上了一瓢凉水。
但随着国家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相信疫情是能够控制下来的,但是疫情结束后还有极其漫长的“缓冲期”。早在去年(2019年)就有多家轮胎企业销量下滑,企业盈利能力正遭受到严重的挑战。突发的疫情让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轮胎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且面临的风险也显著增高。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裁减”制度,疫情的结束时间还难以确定,在疫情的“漩涡”之下,轮胎市场或许会出现更大规模的动荡。
在萎靡且浑沌的市场环境下,“转型”成为了各大轮胎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不论是“企业”转型还是“产品”转型,国内各大轮胎企业都为之忙的不亦乐乎。新的轮胎工厂和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似乎疫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与全球低迷的轮胎市场截然相反。疫情的笼罩下,不少的轮胎巨头都在极力的缩减成本,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继续“活下去”,这与国内轮胎企业不断升级扩张的做法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
但市场是不会编织童话故事的,国内轮胎企业向往的那种美好环境能否到来,或许还需要些时间来证明。
(责任编辑:Sam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