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本想借着2月底轮胎市场逐步复苏而大干一场的轮胎经销商,在今年一季度频繁被泼了冷水。
多盆冷水齐下
今年4月,央视在一档节目中采访了国内轮胎市场无利无量的惨状——即使是经销商头部企业也遭遇了罕见的惨淡经营。
然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并非单一原因。首先无法否认的是今年上半年多地因封控造成物流周期增加,物流成本上升确实对轮胎门店生意造成了较强冲击——不少运输行业从业者出勤热情降低,导致轮胎的替换和维修需求同步减少。
另一方面,去年“国五国六替换”造成运输行业新车率高,轮胎替换需求长期低位,进而影响门店生意。
加之从年初开始的多轮提价更是打退了货运司机的替换想法。“油价涨了,运输时间长了,这一行的利润就不剩多少了,现在换个轮胎你还涨价,我不换了!”有轮胎店主反馈,不少货车司机轮胎都磨出了钢丝都不愿意更换轮胎。
有轮胎店告诉轮胎商业,为了让车主更换轮胎,轮胎门店目前的毛利已经降到7%,这一利润率意味着轮胎门店净利润已经分文不剩。而作为轮胎门店上游的经销商,面对门店订货热情的一降再降,更是苦不堪言。有轮胎经销商和央视反映:轮胎行业的经营状态不容乐观,二季度可能是历史上最艰难的一个季度。
去年的轮胎还在库里
虽然在二季度,轮胎市场开启了降价自救,但是成效非常一般。一是车队运营在二季度中旬都未能实现100%恢复,而恢复后的维修和替换需求至少要再过几个月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即使实施大甩卖,但由于价格基数已经在高位,降价的吸引力也并不算高,因此,不少轮胎门店的大甩卖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收效甚微,偶尔会有一些头部轮胎品牌因为罕见的大降价而出现一批销量。
有业内人士分析,即使部分头部品牌借助甩卖实现了销售增长,但是整体来看其对于经销商的高库存的帮助微乎其微,毕竟轮胎企业去年的囤货还在库房里放着。
“去年下半年行情就开始不好,已经有一批货躺在了库房。今年2月份和3月初的时候,乘用车轮胎替换需求有了复苏的苗头,所以就在囤货大会又下单了一波,结果没想到二季度是这个样子的,在汽配城和门店都暂停之后,这些货都砸在了手里。不仅卖不出去,我还得花钱给它们租库房,管库房,雇人看着。积压库存不仅没卖出去,我还往里搭了不少费用。”
以上并非是一位轮胎经销商的悲惨遭遇,而是大多数经销商们在今年上半年的共同遭遇——库存增加一倍,其他管理费用照常支付,经销商的压力可想而知。
下半年,经销商们只想让“黑天鹅”赶紧飞走。今年的目标——至少要把去年的库存卖完。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