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生意”,对于大部分中国轮胎企业来说都不陌生。即使不是市场行情如今年般悲惨的时候,这一生意来源对于很多中小型轮胎企业来说也是“来者不拒”。按理来说,外国市场“双反”施压,海运价格不稳定,那么轮胎厂还是愿意出口呢?通过对多家轮胎厂的采访和对海外市场的研究,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些答案。
不轧货结账快
此前曾有轮胎人在朋友圈中记录过自己要账的艰难——求爷爷告奶奶地才能把账要回来!
由于赊账风气盛行,在国内做生意清账成了难题——收账难,难于上青天。车主欠零售门店轮胎钱,零售门店无法给经销商结账,经销商和轮胎厂下了订单却又给不了钱,赊账已经成为了轮胎行业“说不出口”的秘密。
但是出口订单就不一样了,无论是预付金还是尾款,结账快是最大的特点,虽然需要随时面对“双反”施压和货运成本上升的风险,但是资金链的畅通却让不少厂家甘愿冒这个风险。
价格优势明显
除了轮胎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有一大部分轮胎企业偏爱出口的原因依旧是较大的价格优势。与龙头企业在海外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高端市场份额不同,不少中小型轮胎企业出口也还是在低端低价领域盘旋。今年美国新出炉的进口轮胎数据显示,中国产轮胎的单价依旧未跌出最低价的前三名之列。
在国内,低价已不再是优势,低价不断突破下限,但是出口就不一样了——中小型轮胎企业生产的轮胎在价格上依旧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大品牌不敢给的价格我能承受,就算是遭遇“双反”,最终价格还是要比外资品牌的轮胎便宜得多。与其在国内和同行厮杀,不如用极低的价格吸引贪便宜的顾客。尤其是疫情期间,海外多个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下滑,车主手里资金短缺,此时的低价轮胎便更加具有吸引力,即使车主明白超低价轮胎的质量往往非常糟糕。
利润率更高
研究各上市轮胎企业的年报不难发现,当年国内市场卖轮胎的净利润跌破5%时,轮胎出口的利润率甚至还保持在14%。事实上,在今年通胀如此之高之下,海外市场的轮胎需求有增无减——贵,但有人买。为啥?因为消费习惯的不同。在国外,人力成本往往最昂贵,因此海外车主更倾向于自行更换轮胎,因此轮胎的价格仅是轮胎的售价——因此轮胎的价格往往看起来比国内便宜,实际上不包含任何人工成本的轮胎利润率并不低。
反观国内,人工费几乎没有,补胎十元起,车主更愿意维修轮胎而非更换轮胎。尤其是在车主收入降低的时候,想要把轮胎卖出去,就必须压低价格,因此轮胎售价的实际利润往往非常低廉。
不同的消费环境造成海外轮胎替换市场无论在流动率还是利润率都小胜国内市场一筹。因此,这也导致了不少中小型轮胎企业更愿意接单海外贴牌生意,或者只做轮胎出口生意。事实上,在海外轮胎单价有效涨价之下,轮胎厂的海外销售额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轮胎出口仍在上涨
东营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东营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175.8亿元,增长12.8%,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2%。国内轮胎企业的海外销售之路仍在扩张当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轮胎通过向海外市场疯狂输出实现了全球轮胎市场的占有率提升,但是如果不能像中策、玲珑、赛轮、双钱等轮胎行业头部品牌一样以品牌、质量、技术优势取胜,只是单靠打“价格战”而维持升级,我想不久的将来某些只能凭低价优势出口的中小型轮胎厂还要面临更严格的行业发展洗牌,一时得利而无发展的轮胎厂终究无法阻挡自己的行业出局。
(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