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引起轮胎企业经营持续面临困境,投资出去无法及时收回。而近几年国内轮胎行业正淘汰低端产能以减小经营压力,但是如今多家企业已宣告集中新增产能,是否会迎来春天?
轮胎产能一直在扩增,而国内轮胎行业产能也都基本处于供过于求,轮胎行业不会迎来春天,只会淘汰一些没技术,研发能力弱的企业淘汰均多,轮胎企业应积极把握市场方向,谨慎投资扩产才是最关键。
湖北玲珑轮胎在湖北工厂投资8.56亿美元,增加1446万套高性能轮胎及配套工程项目,其中半钢子午线轮胎增加12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增加240万套,工程胎增加6万套。
安徽艾斯顿轮胎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建设年新增生产能力2000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计划在2019当年开始建设,当年完工。
这些企业都在大力集中扩产,轮胎库存进一步猛增导致目前国际对中国轮胎要求的提升,出现了各种“双反”案件,一方面刺激中国轮胎行业转型;另一方面,提醒国内生产过多剩余库存无所消耗遗留的问题,产能过剩严重。
产能淘汰情况(单位:万条)
2010-2015 年淘汰的产能逐渐明显,淘汰相应产能也随之较大。如山东来讲,2017年底,拟淘汰全钢有内胎子午胎产能1500万条,斜交胎产能1200万条。预计2020年末,该省计划淘汰全钢有内胎子午胎产能3000万条,斜交胎产能2000万条。
据资料搜集2016年国内乘用车原配市场需求29%左右;替换市场却只有 60%左右。实际上,国内乘用车原配市场需求却只有 25%左右;替换市场却只有 40%左右。
根据2018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家轮胎企业倒闭破产清算,总的来看,目前轮胎行业小而且比较散的现象较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低端产能过剩。而大多都是厂商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产业集中度偏低,国内轮胎行业尤其是中低端产品整体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责任编辑: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