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普利司通状告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奥丰集团有限公司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判决:兴源轮胎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制造侵犯普利司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轮胎;青岛奥丰轮胎有限公司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普利司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轮胎;兴源轮胎、奥丰集团赔偿普利司通经济损失50万元。
这不是普利司通专利侵权的第一场官司,可能也不是最后一场。2020年初普利司通“搓堆儿”把山东威格尔集团有限公司、库铂(北京)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库珀轮胎有限公司、徐州宏创轮胎有限公司,4家企业一起告上法庭。早在前两年普利司通与华盛、盛泰、建新、三角、朝阳浪马等多家国内轮胎企业就专利侵权案件上过法庭,而且普利司通胜多败少。
研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不断的向市场提供优质的轮胎产品,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能力,只能依靠不断的研发投入。2019年轮胎企业公布的财报显示2018年的轮胎企业研发费用,普利司通位居榜首,研发投入9.389亿美元、米其林研发投入位居第二7.64亿美元、固特异研发投入4.24亿美元,研发经费投入无国内企业上榜。不难发现普利司通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比国内大多数轮胎企业的营业收入都还高,国内轮胎企业根本比不起。
如此花巨资搞定的研发成果当然不愿意他人捡现成的便宜。而且中国的轮胎行业向来不注重研发,中国人的老思想只想短暂的投入快速的看见利益,甚至有些轮胎企业根本不愿意投入,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改改当自己的,这种情况下中国轮胎虽然快速发展但却缺少自己的竞争力。
国内企业研发投入逐步加强
国内的轮胎企业经过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期、随之而来的是‘低端落后淘汰期’倒闭并购等不少原有知名轮胎企业在行业洗牌中倒下。中国轮胎企业若想继续发展必须认清形势适时迎合市场改变自身!
玲珑—2019年前三季度,玲珑轮胎研发投入5.29亿,同比增加29.11%。玲珑轮胎注重创新,在全球拥有6个研发机构,具备强大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其研发的产品曾获得两项国家级科技奖项。
赛轮—赛轮坚持把技术研发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青岛、越南、欧洲等地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具备了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配方研发、结构设计到产品验证测试的全过程的自主开发能力。
国内注重科学研究的轮胎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当然,国内轮胎企业较普利司通、米其林无论营业收入还是研发投入都相差很大距离。正因如此国内轮胎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但企业若想发展必须走正路一步一个脚印,照搬抄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轮胎企业也必将付出惨痛代价。研发无近路可走,全身心的投入时间和经历,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才是唯一出路。
(原创;责任编辑:M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