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曾是中国轮胎企业快速占领全球市场的最大优势,现在也是如此。
(海报)
在美国上半年的中卡轮胎进口价格中,中国轮胎的价格仅为日本、德国等国家轮胎出口价格的4成左右。但在今年全球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之下,价格优势让中国中卡轮胎对美出口条数上涨了55%,重回榜单前五的位置。低价优势又回来了?
低价“王炸”,打开市场
实际上,从入局轮胎竞争开始,中国轮胎企业就从来没有拿到过好牌。刚刚入局全球轮胎市场竞争时,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与诸多海外轮胎前辈们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只能以低价作为核心吸引力打开市场。“性价比”非常高的中国轮胎开始在全球轮胎市场大展拳脚,中国轮胎企业的销量和利润不断飙升。
彼时,靠着低价打开的销量,赚了大钱的部分轮胎厂可能想不到,他们靠低价跑赢全球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
底牌全亮,痛失市场
当低价成为了轮胎企业销量增长的“大王”时,未来的竞争轮胎企业握在手里的只有烂牌。低价打法让数不清的轮胎企业只经历了行业“一轮游”。
2008年,轮胎出口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受“双反税令”的影响,中国轮胎的价格再不复当年的“低廉”。没有了价格优势时,不少质量平平的中国轮胎的命运也可想而知,头一年还在因为“低价销量高”而沾沾自喜,盲目扩产的轮胎企业,转瞬之间就因“产品低端价格升高”而销量锐减,濒临破产。
从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站查询到的信息显示,2002年到2018年间,中国轮胎共经历了两次出口降低,一次发生在2008到2009年,另一次发生在2015年。两次锐减伴随着的是“出口失势”后,上百家轮胎企业的破产。
受双反影响,2009年中国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数量较2007年减少了2300多万条,锐减7%。虽然有的轮胎企业侥幸躲过了2008年的危机,但是依旧沉迷于低价优势、拓展低端产能的轮胎企业再也未能侥幸躲开2015年的市场胖揍。那一年,以德瑞宝为“暴雷”为开端的破产海啸席卷中国轮胎产业——消费升级伴随双反税令,让沉迷于低价低端市场竞争的轮胎企业通通出局。数据显示,2015年受出口遇冷影响,中国轮胎出口较2014年减少3100余万条,同比下滑6%,而直到2017年,出口数据才实现了对2014年的超越。
让轮胎企业痛失市场真的是因为价格?当然不是!事实上,即使泰国轮胎的价格高出中国轮胎价格23%,但其销量确实中国轮胎的5倍。价格并不是销量的唯一保障!
事实上,不仅是海外市场,国内轮胎市场也早已不把“低价胎”当作销售必备!
国内格局,悄然生变
由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中SUV的比例逐年增加,有更多需求的车主对于轮胎的选择更加注重性能,大尺寸、高性能正在成为轮胎市场销售主角。低价胎早已成为轮胎市场的明日黄花!
最先发现这一趋势的是拥有大量配套资源的外资轮胎企业。米其林、韩泰等轮胎巨头的18英寸及以上的轮胎销售比例逐步上升,带动业绩和利润双双上涨,因此,外资轮胎企业逐步将小尺寸轮胎产能淘汰,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发汗啊利润更高的高性能轮胎。
(来源:韩泰财报)
而稍迟一些发现销售尺寸变化的就是轮胎门店与经销商,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大尺寸轮胎在终端市场的销售变化——大尺寸轮胎消费者在近两年不断增加。
大尺寸、高性能轮胎正在成为轮胎企业赚钱的风口,但可惜的是由于此前不少轮胎企业为了“薄利多销”而不断扩充低端产能,导致现在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建设高性能轮胎生产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资轮胎企业和中国轮胎企业中的后起之秀们在高端市场“大口吃肉”!
支撑企业发展的好牌
“低价”层级概念帮助轮胎企业将一副烂牌打出彩,但也正是因为过度依赖这张底牌,让不少轮胎企业止步不前,错失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现在的全球75强排名来看,排在前20和进步最快的都是轮胎行业最敢于创新,最重视技术投入和质量保证,最先进入高端领域的轮胎企业。早已摒弃价格的他们,已经将手里的“烂牌”悄然换掉、质量、技术、品牌成为了他们现在手中的“王炸组合”。
品质和技术支撑着外资巨头们走过了百年时光,相信中国轮胎企业也可以通过摆脱价格战铿锵走过自己的百年时光······
投票:
您认为价格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您认为现阶段支撑中国轮胎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什么?
A.价格
B.质量
C.技术
D.配套
E.出口
F.知名度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