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看轮胎网;
还能把精彩内容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2022下半年会好转?吹牛上天了
文章来源:轮胎商业网     发布日期:(2022-10-11)          

对于轮胎行业来说,没有比2022年更混乱的一年;年初盼着年中好,年中盼着后半年好,但可惜的是下半年似乎依旧要完。

动荡冲突影响犹存

从年初制裁俄罗斯开始,全球轮胎价格就在因这场延绵不绝的“俄乌冲突”而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到目前仍未消除。受制裁带来的产自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原材料(合成橡胶、炭黑)的运输禁止,以及石油价格高涨带来的其他地区煤焦油价格激增等因素影响,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炭黑价格一度突破每吨1万元。

“橡胶为基,炭黑为命”的轮胎制造在全球掀起了涨价的“妖风”,欧美地区的部分轮胎企业单次涨价幅度超过了10%;国内轮胎企业,在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涨价之后,与年初相比也至少涨价了5%,但是远远还不能抵消掉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在上半年国内轮胎企业的财报中,我们看到,已有国内轮胎企业的毛利率下降到10%以下。


7-9月份,原材料成本依旧持续施压利润空间,轮胎厂想要赚钱,难上加难。然而国内轮胎企业也不是最难的,目前受北溪供气困难,位于法国、德国等欧洲地区的轮胎厂已经被逼到了今冬能否继续正常生产的“生死边缘”。

据悉,法国方面已经接到了来自美国的天然气报价——需要以高出此前4倍的价格购买美液化天然气。而这一价格似乎也在威胁着欧洲很多国家的轮胎厂(似乎只有恢复供气的意大利暂时在能源供应上“高枕无忧”)。最后两个半月,欧洲轮胎厂能否正常生产,中国轮胎厂能否通过涨价扳回利润,目前仍旧存疑。

贸易壁垒危害尚在

然而涨价远不是今年轮胎企业要面临的唯一混乱。与俄乌冲突共同作用在轮胎企业身上的还有海外市场越筑越高的贸易壁垒——美国、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都在对中国轮胎竖起高墙。即使部分轮胎企业把出口轮胎产能转移到了欧洲等地,但是仍要面对美欧地区针对亚洲轮胎越来越高的双反汇率。

虽然欧洲市场目前针对中国卡客车轮胎的双反制裁已出现逆转,但是想要其彻底放弃对中国轮胎的双反制裁,并按额还钱尚需一段时间和流程要等待。而美国方面,虽然其市场对于撤销中国轮胎双反的呼声不断,但是在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等机构的搅局下,双反还在持续加码。此外,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国家也在进行双反施压,多国围堵之下,中国轮胎出口步履维艰。

贸易壁垒消除的不仅有中国轮胎的价格优势,还有市场占有率。自2008年开始,在美国持续不断地双反之下,中国出口的乘用车轮胎已经掉出了美国在这一市场的进口前十。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贸易壁垒持续加压,中国轮胎出口“高性价比”优势将越来越小,部分以出口为主要生存方式的轮胎企业大概率会被逐步逼到“破产”的边缘。

物流延迟拖累销量

如果说冲突导致的原材料涨价和贸易壁垒导致的出口困难更多地与轮胎企业的未来相关,那么在物流景气度降低面前,轮胎厂和轮胎经销商,甚至轮胎门店则是难得的“命运与共”了。2022年4月开始,受部分地区封控、轮胎店临时闭店、交通物流景气度降低影响,中国轮胎市场遇到了罕见的库存高位。根据隆众资讯此前的监测数据,轮胎在库天数连续多月达到了40天以上,库存流转天数几乎比往年高出了三分之一。

4月份,一线城市轮胎经销商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今年其轮胎销售量较往年下滑了近一半,库存量翻了一倍,生意成本却较往年上涨了不少。大经销商尚且如此,小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利润表现更是让人不敢想象。虽然自6月开始,物流运输景气度不断恢复,但是景气度指数仍多月不足50%,出勤率不高、里程数不够,都在拖拽轮胎替换动力,也在拖垮轮胎替换生意。

此外,受部分地区二季度物流运输“降速”影响,轮胎厂发货也遇到了一定阻力。有轮胎企业曾于5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虽然并未限产停产,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发货、收货受限,对该公司的销售发货已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在多家外资轮胎企业2022年半年报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轮胎市场销量在物流延缓之下的大幅下滑。米其林美欧等地销量大增之下,仍因为东欧和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造成了其上半年整体轮胎销量同比下降2.2%。

“发货难,销售难”,成为了轮胎全产业链从业者们今年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过随着9月,物流景气度指数直线上升,再次破五,国内轮胎销售的“燃眉之急”——销量正在得到缓解。只不过,即使销量恢复,利润表现能否赶上往年还并不好说。

事实上,有利润烦恼的不只有中国轮胎企业。2022年,海外轮胎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油水”也是越来越少。

利润缩水长达9月

中国轮胎市场利润越来越低已成为不争事实。丰华轮胎2022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了4772.04万元,但是其净亏损达到了91.46万元。而国内轮胎企业中,几乎仅有几家实现了利润的同比上涨。海外轮胎企业在中国利润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根据对半年报净利润表现的统计我们发现,对比2021年同期,上半年14家轮胎企业的净利润总额缩水了约21亿人民币,下降幅度超过13%。

“挣不到更多的钱。”让不少海外轮胎企业干脆改变了在中国的产品布局——锦湖、优科豪马、邓禄普等轮胎企业先后退出中国卡车胎市场。

高端竞争门槛更高

目前,中国市场留给外资的更多是乘用车轮胎市场,毕竟外资品牌在高端车配套上的优势短时间内还难以取代。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崛起,海外轮胎企业更多地将目光放到了这一新兴市场。18寸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轮胎,或是旗舰轮胎新品层出不穷——虽然卡客车轮胎销售份额被挤压,但是外资在乘用车高端市场的优势仍旧“傲视群英”。

国内轮胎企业方面,虽然也有企业在乘用车轮胎市场不断发力,在外资占领绝对优势的高端市场,仍是仅有中策、玲珑和赛轮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内头部轮胎企业“以少敌多”。国内轮胎企业高端市场突破依旧压力重重。当然,这也继续增加了轮胎企业的盈利焦虑——2022年,轮胎市场涨价执行力不高,如果拿不下利润更高的高端市场份额,在行情尚未完全恢复的市场中依靠涨价维持利润实属有些困难。

劫后余生未到时

最后80天,所有轮胎企业都想要冲刺,实现命运逆转,但是目前来看确实有些“奢望”了。尤其是大车胎市场,重卡销量连跌、替换需求动力不足等不利于销售的影响仍未消退。加之卡博特等炭黑企业还在发布涨价通知,进一步压缩轮胎企业利润空间。不过,受海外轮胎厂有可能停产限产的消息影响,中国轮胎出口有望帮助轮胎企业增加一定的利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好消息能挽救的可能只是利润岌岌可危的轮胎企业,对于经销商们和零售商们来说,依靠最后两个月销售扭转颓势?牛皮吹上天!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

上一篇:多家外企推出高度可持续概念轮胎 下一篇:轮胎界的科技与狠活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