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轮胎看中国,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企业数量,中国轮胎在全球都是独占鳌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轮胎企业的年总产能已经超过10亿条,而随着更多在建项目的落地和更多企业入局,未来的中国轮胎产能还会更高。
中策巨无霸,山东体量大
吨位决定地位——轮胎企业能升到哪里,首先要看产能支撑力。作为中国轮胎销售第一名的中策,其产能体量在全国同样排名第一。从41家中国轮胎企业年总产能来看,中策橡胶的1.8亿条轮胎年总产能几乎是占到了约17%;较第二名的产能高出近一倍。
中策的大体量得益于其全品类产品矩阵的支撑,在各细分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中策轮胎的产能布局。而更大的产能供应支持着更高的产品销量,保障了中策在中国轮胎市场的第一之位。虽然中策以绝对产能实力占据了产能榜一位,但是正新、玲珑、赛轮和昌丰轮胎的产能实力也不容小觑。这四家轮胎企业的年产能均在4000万条以上,与其他轮胎企业拉开了千万条以上的产能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产能巨无霸中有三家来自山东。事实上,纵观整个榜单,35家山东轮胎企业的产能占到了总产能的7成左右。敢想敢干是山东轮胎企业的特点。东南亚产能布局,赛轮打头阵;欧美产能扩张,玲珑走在了前列。无论是扩张国内产能,还是出海寻找新的扩张机会,山东轮胎人绝对称得上是整个中国轮胎产业的先驱。
全钢胎产能,中策一枝独秀
全钢胎方面,国内36家轮胎企业的产能约在1.92亿条,占总产能的2成左右。19家轮胎企业全钢胎产能在500万条及以上,其中13家来自山东。中策仍以年产2500万条的产能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
从产能分布上来看,山东东营地区的轮胎企业全钢胎优势较大。即使在山东省内进行比较,东营地区的全钢胎产能也较非东营地区的全钢胎产能高出约15%;东营知名轮胎企业中仅有两家企业不涉及全钢胎产能制造。而如果将榜单上山东轮胎企业的全钢胎总产能叠加在一起,29家山东轮胎企业的全钢胎产能达到了9010万条,在此榜单中占比约在47%。
大规模的全钢胎生产,一部分用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部分则是对海外市场进行出口。
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卡车客车轮胎约173万条,对俄罗斯出口增加至404.27万吨;此外根据2018年欧洲卡客车轮胎出口数据推测,国内卡客车轮胎出口到欧洲的总量大概率会在150千吨。如果算上中国企业从泰国和越南基地输送到欧美市场的轮胎产品,中国企业每年的全钢胎出口数量将会非常壮观——性价比优势突出、吨位级别更高的中国全钢胎产品依旧制霸全球。
而在中国市场,中国全钢胎的性价比优势也让不少外资轮胎企业“丢盔弃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尚还留在中国全钢胎市场“内卷”的外资企业只剩米其林、普利司通、韩泰和佳通轮胎等寥寥无几的个位数外资轮胎企业。然而即使留下来,在中国轮胎的性价比优势下,其市场占有率也是岌岌可危,与国内轮胎企业动辄900万的产能输出,外资轮胎巨头的最高全钢胎产能也仅仅只有650万左右。8家尚还在中国留有全钢胎生产线的外资轮胎企业的全钢胎总产能仅在2290万条,与国内轮胎企业产能形成巨大悬殊。
不过在半钢胎产能方面,外资轮胎企业仍保留着自己的优势。
半钢胎产能,外资企业优势依旧
在更看重性能表现的半钢胎市场,高市场占有率让外资轮胎企业依旧保持着其产能优势。
数据显示,10家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的半钢胎产能在2.245亿条,33家涉及半钢胎产能的中国轮胎企业的年产能为6.897亿条。10家外资轮胎企业的中国半钢胎产能占到了总产能的四分之一。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内6.897亿条半钢胎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出口到海外市场,如果抛开这些再来比较,可以看到外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轮胎市场的占有率依旧无法撼动。
之所以难以撼动,最大的原因是外资轮胎在配套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无法撼动的行业地位不仅体现在了产能之上,也体现在了产值之上。虽然榜单上的不少轮胎企业半钢胎产能吨位超过了外资企业,但是如果对比产值就会发现,更高的产量并没有带动更高的收入,甚至远远落后于外资1000万条产能的年产值。
为啥?因为替代性高,没办法高价卖;因为在配套市场没咖位,肯花大价钱换轮胎的车主看不上。而这正是国内半钢胎发展的痛点和堵点——造了这么多轮胎怎么卖?这么往贵了卖?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争取配套市场。实际上,配套市场的布局不仅会带动当下轮胎产能的提高,同时也会为后续替换市场的销量和利润做好铺垫。
虽然玲珑、中策、赛轮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轮胎配套市场上已经作出突破,但是由于企业数量有限,配套市场和高价值轮胎市场仍是外资轮胎品牌的主要阵地。中国半钢胎产能仍是“大而不强,有待改善”。这也是为何进入2023年后,山东地区落后产能淘汰正在逐步转向产能置换,现在的中国半钢胎产能需要的不是减掉而是一次彻底升级。
产能既要有吨位也要有咖位
产能,是轮胎行业又爱又恨的话题。产能扩大有必要么?有,全力以赴扩大产能,生产得多卖得多,是实力。俄乌冲突下,诺记轮胎产能受损让其在2022年的销售遭受巨大冲击;如果有更多的产能布局,想必其在面对2022年的突发事件时还会有余力去应对去重新布局。
然而,我们又要面对产能双刃剑的另一面:产能扩大真的会给轮胎企业更多好处吗?当然不会这么绝对,事实上不少曾经的中国轮胎企业就吃了盲目扩大产能的亏。低端产能的盲目扩大,根本无法适应市场对轮胎的新需求,重金投资最后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无数企业因此落入破产的深渊。
扩大产能是门学问,要扩大多少产能?扩充什么样的产能?扩充产能后市场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多少?这些都是轮胎企业在拍板投资前必须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投票:
您认为中国轮胎企业还需要扩产能吗?
A.能
B.不能
您认为企业扩产能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A.产能规模
B.产能类别
C.市场需求
D.资金压力
E.其他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