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你把昨天的饭吃了,明天肯定就只有挨饿了。
在老家的县城里,九十年代开始有一两家轮胎工厂,经过十几年的良性竞争和市场淘汰,发展出较大规模的轮胎企业。轮胎产品也从刚开始的产量低的次级产品,发展为某知名的轮胎品牌。而周围小型的轮胎厂就发展了十几家。
2005年开始国内的轮胎市场如火如荼,各个企业的轮胎产品销量一路飙升。几个大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发力。县城也提出了建设“XXX轮胎产业基地”,打造“XXX轮胎城”的目标。政府在县城的西面划拨出了大片土地,在本地的几家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的支持下扩张开始了。几轮胎大企业纷纷建造起了规模宏大的新厂房,制造车间也扩大了十几倍,雇佣的工人成百上千。脑子灵活的也开始走“多元化”(手里有大片的土地+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房地产企业),轮胎企业纷纷改名为XXX集团。
于此同时,周边的轮胎小作坊如雨后春竹遍地都是。在我们老家随便在轮胎厂干个两三年学点技术,弄点资金就能开个轮胎厂。每次回家满耳都是“你看你隔壁的某某学都没上,现在都成大老板啦”。牛二就是其中之一。
08年国家放出巨款,给轮胎市场来了个火上浇油。县城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都没满足需求,甚至出现为了一台刚出产的机器打架的事。客户也像疯了似得根本不过问价格,平时一台1w的机器要价3w都有人问都不问就买。隔壁小轮胎作坊的牛二突然变成了巨牛---要货?先拿钱来,再排一个月队。突然间整个行业真的可以躺着挣钱了。
经过 08-09年一年多的时间,县城的物价已经超越过省会了;大街上的跑车随处可见;高层住宅楼冒出几十栋,平均房价4000+;新开了两条双向的8车道的柏油路;河边一边挖坑一边填路,据说在建公园,里面会有西北最大的摩天轮;隔壁的二牛在县城买了栋别墅已经不在村里住了;家里人给在一线城市上班的我打电话说:赶紧辞职回来给家里帮忙啊,你在那上班有啥意思呢,再干几十年都赶不上隔壁的牛二了!
十年后风潮过去,市场也归于平静,县城的工厂里因为轮胎生产过快,在质量没什么把关的的,只能说凑活的过去,品牌的名声没有打响,生产的过多没有及时销售出去,准确的说是没人要,没有开拓市场,县里的龙头轮胎企业也分成了两半,新厂区的的轮胎工厂开工的也就两三个车间,据说有的卖轮胎的小企业的老板欠了一屁股的债跑路了,还有的直接拉去被活埋。过年的时候牛二跑到我家找我说想开个网店卖土特产啥的,问我该怎么弄。让我帮他看看的。卖轮胎的经销商也没了好几个,欠的钱推了半年又半年,一起吃饭的时候不断的骂街。
牛二再也不是什么神气的轮胎厂大老板了,他再也不在卖轮胎了。
(中国轮胎商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jenny)